片名:似曾相識,Somewhere In Time(1980)

我思故我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

母親的名叫台灣

我思故我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

天光

我思故我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最終

我思故我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 如果說做為一個學生最興奮的事情是快樂學習,那我要說身為一個老師最興奮的事情是快樂教學,也就是在教育的情境中已經體會到「快樂」的泉源是來自學習與教學的投入。這兩年來「2005進專企管甲班」經過主動的投入,認真學習的淬煉過程,已經蛻變成「2007進專企管菁英班」。「教學相長」、「凡走過必留痕跡」與「成長改變」都在他們身上看到了,希望這個動力能不斷前進,繼續朝 I Care(在乎)I Can(能夠) I Change(改變),與週遭的人分享幸福快樂喜悅。 

我思故我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幸福三丁目

宜欣

我思故我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「到處走走更上一層樓」
1994.34『第一次辦護照出國到日本KASUMI GROUP受訓

我思故我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 「來喔!來去學校喔!去做什麼? 上學呀!上課呀!不!去找同學玩,去吃便當。哎呦!作業還沒寫完,唉!書還沒唸完呢,要考試了,今天不想上學。呦!作業、考試都可請同學幫忙呀!別擔心!」十五歲前,大家擔心的事一樣在我身上發生過,但喜好古典音樂、運動與閱讀的習慣已經養成。聽最多的是貝多芬的音樂,做最多的運動是游泳,而讀最多的是名人傳記與百科全書,最在行的是腦海裡隨時有一幅世界地圖,好像隨時都有航海與起飛的準備,準備神遊地球的任一角落。

    高中後(1984.9),我開始懷疑在國文課本外還有另一片天地,歷史課本外還有另一個真相,我走到電影院去觀看當時的「台灣新電影」,到光華商場或書局去找更多課本看不到的資料、觀點與歷史。大學聯考前(1987.6)爸爸用毛筆為我寫下我的第一志願-台大政治系,雖然難度高,但也求盡力。放榜後雖未能如願,卻進入另一性質截然不同的企管領域。在課業,企業管理系,我說服自己盡力學習,也找機會在報告中用跨領域的觀點來說明與解釋,更藉由社團參與,彌補與滿足宿願,涉獵了更多政治、社會、哲學與歷史的書。

    1991.7 開始服預官義務役,如果說這是出社會的開始,在僵化龐大的官僚體系下,親身經歷了人性之惡。1993.6 退伍後,為了印證企業管理領域書本的知識,投入了另一個社會的組織機構-企業職場。從第一個家具事業部的業務代表工作做起,半年後轉入零售店舖服務,當時不到25歲的我心裡抱持著一個信念—從做中學,同時也被選派到日本接受2個月店舖經營的技術訓練,回國後從社員、副組長、組長到副店長,完整體驗超市店舖的經營實務。

    1997.4 隻身前往芝加哥,想要藉由攻讀企管碩士機會,給自己再次思考「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?」1999.1 回國後再次回到業界工作,這次做的是行銷企劃工作,做美國Hershey’s 巧克力在台重新上市計畫,每天與Hershey’s 美國總部聯繫,磨鍊了知識與實務整合計畫的呈現。

   「來喔!來去學校喔!現在不是去上學,現在到課堂教學,教的是企業與經營管理領域課。」同時在近幾年博士班修業中(主修策略行銷),與同學、學生互動中深深體會 -『教育≠交易』,教育機構(組織)絕非商業機構(環境),教師不僅授業,更要傳道,不僅要言教,更要身教,讓教育真諦 — 求真、求善、求美從教師身上散發,讓學生感受與潛移默化中理解學習的快樂,成為認識自己、喜歡自己與理解他人的獨立個體。這不是教育的目的嗎!

 

Sean 書於 2007

我思故我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